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在促進 區域海洋經濟互聯互通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12月29日,以“推進區域海洋經濟互聯互通”為主題的RCEP區域海洋經濟青年對話在海口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院、海南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協辦。
當天下午,來自中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韓國等國家的專家學者代表圍繞“區域海洋經濟互聯互通中的海南自由貿易港”開展交流對話。
區域海洋經濟互聯互通中的海南自由貿易港(上)由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所長閆巖主持。馬來西亞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執行董事翁忠義、國防大學原戰略教研部主任朱成虎、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洪斌、越南外交學院東海研究所研究員賴英秀、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岸帶科學與海洋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志衛、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顧問胡逸山、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院秘書長郭文芹參與交流對話。
翁忠義指出,海南憑借有吸引力的投資獎勵政策以及廣闊的地域資源,展現出了優于其他自由貿易港的優勢。如果實施得當,海南自貿港將提升中國在全球貿易、旅游中的地位。海南與東盟可以在人才、郵輪旅游、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強合作。
朱成虎指出,海南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一個起點,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橋頭堡,也應該成為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RCEP國家走向中國的橋頭堡。
洪斌認為,海南肩負著中國加入CPTPP測試的使命,同時也承擔著海上互聯互通項目的試點任務。海南有著非常多的優勢,要利用優勢將自身打造成為非常重要的開放型經濟區域。
賴秀英指出,海南自貿港要抓住幾個關鍵詞。一是戰略位置;二是互聯互通;三是試點先行;四是可持續性。這四個關鍵詞蘊藏了海南的巨大潛力。
張志衛指出,在區域的互聯互通中,海南可以在海洋牧場、旅游、生態環境保護、能源開發等領域與東盟國家開展全面合作。
胡逸山認為,海南自貿港在促進海洋經濟以及區域互聯互通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提升貿易自由度等。同時,海南自貿港在促進海洋產業發展、經濟一體化、海洋可持續發展、貿易等方面擁有非常重要的潛力。
郭文芹指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地理區位、海洋資源和高水平開放政策優勢,在區域海洋產業對接、海上互聯互通、海洋人文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區域海洋經濟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
區域海洋經濟互聯互通中的海南自由貿易港(下)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RCEP研究院副院長匡賢明主持。馬來西亞海事研究所沿海與海洋環境中心高級研究員努爾·祖萊哈·尤索夫,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海洋資源保護利用研究院副院長滕欣,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海洋發展部部長唐梓力,韓國對外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虹苑,中改國浩自貿港法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程夢珂,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RCEP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金曄,印尼茂物農業大學海岸與海洋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安迪·阿凡迪參與交流對話
努爾·祖萊哈·尤索夫指出,馬來西亞可以受益于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建議雙方在港口智能技術合作、可持續發展(如碳交易),海關政策對接等三方面推進海洋經濟的互聯互通進程。
滕欣認為,推進海洋經濟的互聯互通,可以從三個維度切入。一是政策維度,創新以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政策制度體系。二是產業維度,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加強產業聯動。三是對外開放合作維度,融入國家海上絲綢之路戰略,開拓藍色經濟合作發展空間。
唐梓力從企業需求角度提出,要依托海南相關政策,面向RCEP國家創建特色產業,開展特色合作。例如,與日本合作打造高端制造園,和韓國合作發展醫美等。海南要在跨國、跨境的標準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金虹苑認為,郵輪旅游是促進區域海洋經濟互聯互通的一個良好起點,海南可以借助地理和政策優勢,在郵輪旅游領域實現“早期收獲”。此外,還可以圍繞郵輪旅游、農水產品等特色物流,推動周邊中小型港口對接。
程夢珂提出,海洋漁業是最適合開展區域內互聯互通合作的產業。海南提出再造一個“海上海南”,需要用好海南自貿港零關稅、兩個15%稅率優惠政策等;需要推進自貿港的制度創新,尤其在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大膽探索。
金曄提出,海南自貿港可以從便利化、創新+產業化、數智化三個方面盡快取得“互聯互通”早期收獲。為此建議加大財政、金融方面的支持,加快發展藍色金融。
安迪·阿凡迪認為,海南自貿港在促進和發展海洋產品貿易、交通運輸等方面要建立起常態化的合作。為此建議制定穩定的政策,積極推進區域各國各領域標準的統一。
專題對話會后,主辦方舉行了“RCEP區域海洋經濟青年對話——推進區域海洋經濟互聯互通閉幕式”。閉幕式上,各專題對話主持人就本單元的主要觀點進行了交流分享。
此外,中國與東盟的智庫代表和青年學者共同發布了“‘共促中國-東盟海洋經濟互聯互通’智庫倡議”“共建RCEP區域藍色經濟青年網絡倡議”。泰國海岸與海洋資源部海洋生物學家素哈泰?普萊桑庫爾,文萊達魯薩蘭國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斯萊斯曼?利,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RCEP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金曄作為智庫代表宣讀了“‘共促中國-東盟海洋經濟互聯互通’智庫倡議”;馬來西亞海事研究所海洋法律與政策中心研究員阿莉娜?西亞林,菲律賓國際安全研究學會研究人員羅澤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RCEP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越弘作為RCEP區域青年代表宣讀了“共建RCEP區域藍色經濟青年網絡倡議”。